專利提交后
最讓人心頭一緊的莫過于
收到專利局下發的《補正通知書》
第一次補正,第二次補正,第三次補正
怎么沒完沒了,究竟要怎么改?
別慌!補正是專利申請中的常見環節,90%以上的申請都會經歷至少一次補正。只要操作規范,完全能化險為夷。今天就來拆解專利補正的“是什么、為什么、怎么做”,助你輕松過關!
PART.1
什么是專利補正?
專利補正是專利申請審查過程中,申請人根據專利局要求,對申請文件中的格式缺陷或內容瑕疵進行修正的法定程序。它并非否定你的技術價值,而是確保文件符合《專利法》及《審查指南》的硬性要求。
▍補正的兩大類型
1.主動補正:申請人自查發現缺陷后主動修改(如提交后發現說明書錯別字);
2.被動補正:審查員在初審階段發現問題,通過《補正通知書》要求限期修正(占絕大多數)。
▍常見補正原因
1.形式問題:請求書填寫不規范、附圖模糊、缺簽名/公章;
2.內容瑕疵:說明書描述矛盾、權利要求書邏輯不清、技術特征遺漏;
3.程序疏漏:未繳足費用、委托書未提交、優先權聲明錯誤。
PART.2
為什么必須重視補正?忽視=放棄申請!
補正并非“可選項”,而是決定專利申請存續的關鍵步驟:
1.法定強制性:根據《專利法實施細則》第44條,未按期補正將導致申請被視為撤回(即自動失效);如果通過代理機構申請,我們會第一時間接收到補正通知書,及時答復,爭取早日授權,專利申請咨詢凱東知識產權18925013972.
2.保護范圍受限:權利要求書描述不清可能大幅縮小專利保護范圍,影響維權效果;
3.審查周期延長:每次補正平均延長30天審查期,反復補正甚至導致申請被駁回。